校园新闻
校内公告首页 > 校内公告 > 正文
红宝石9999hbs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意见(试行)
更新时间:2016-02-26 00:00:00  |  供稿:教务处   |  点击次数:3973次

 

一、改革目的

2015523日,教育部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修订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明确了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向应用”的基本定位,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学习要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每一个知识单元的设计要明确与何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我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经充分调研论证,学院决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及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二、课程设置改革

我院现行的公共计算机课程设置为: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学期开设《VFP数据库与程序设计》。调整改革后,学院的公共计算机课程设置实行“1+X”模式,即: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选修课程,学生根据专业需求和兴趣选修。

三、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侧重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与实践操作,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内容为主导,根据专业特点精心选择教学案例,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案例库,注重培养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实行选修,主要开设《Office高级应用与高效办公》、《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Flash二维动画制作》、《3DMax动画制作》、《VFp数据库与程序设计》、《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经管系开设)、《AutoCad》(产品设计专业开设)等,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侧重学习成果与作品效果。

四、考核方式改革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

2016级学生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挂钩,学院不再组织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学期末,根据学生出勤、打字速度测试、WordExcelPPT模块实践作品成绩综合计算平时成绩;次年3月,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按平时成绩50%、等级考试成绩50%加权计算课程总评成绩(可根据学生考试成绩逐年调整比例)。

总评成绩不及格学生于次年9月继续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与平时成绩重新加权计算计入补考成绩。补考仍不及格学生于毕业前参加学院清考。

学生在校期间仍可继续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三级考试,考试通过可直接计入补考成绩,不再参加毕业清考。

校外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其成绩不予记载。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考核方式实行实践考查,侧重学习成果与作品效果。十二周时,任课教师下达实践考查任务,由学生根据任务选定设计主题,提交任课教师审阅,审阅通过后,学生提前准备设计素材,于第十六、十七周随堂完成作品设计,教师指导并关注学生设计制作过程,确保作品的真实性。系统开发类作品可分小组完成,其它项目均需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第十八周,由任课教师组织作品展评与简单答辩评定实践考查成绩。学生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占40%,实践考查成绩占60%综合评定。

艺术系独立开设《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AutoCAD》(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侧重专业特点,考核方式按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评定,期末成绩以学生提交作品的质量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五、管理模式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挂钩,学期末由任课教师填报平时成绩,次年5月由实验中心向公共课程教学部报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成绩,由公共课程教学部计算并登载课程总成绩。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实行选修。第一学期放假前,根据任课教师情况、机房容量,确定上课时间、班级规模,组织学生上教务管理系统选课,第二学期正式开课。除艺术系外理论教学班人数在100人左右,实践上机人数在50人左右;艺术系各专业教学班人数在60人左右,实践不分组。

 

分享到: